首页 > 留学资讯 > “低分高能”入读常春藤名校

“低分高能”入读常春藤名校

        他们何以能获得美国顶尖大学的青睐?凭什么敲开名校大门?

  今天,羊城晚报记者选取了三个案例,他们的录取经历和被美国大学看重的优点,也许能给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启发。正如耶鲁大学的招生原则倡导的:

  “喜欢多才多艺、有创造力并具备领导能力的学生;喜欢不断挑战传统的学生;喜欢聪明伶俐,并且敢于面对挫折、能从失败中获得成功的学生;看重那些有强烈动机去实践、去追求的个体……”(内容摘引、译自耶鲁大学官方网站)

 

  人物:丽婷

  受青睐原因:钻研科学的实践

  丽婷高中毕业后就申请美国大学,她的语言条件不算高———托福97分,SATⅠ1980分,但她最终被布朗大学全奖录取。丽婷究竟是怎样说服录取官的?

  记者了解到,丽婷在高中期间就主动选修了数学建模、物理实验、物理思维与方法、计算机图像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OM头脑奥林匹克、无线电测向、化学实验探索、生物研究与实践等9门基础选修课程,注意不断进行深入分析,逐步探索身边科学。

  同时,丽婷还结合课堂知识理论,开展了多项研究性实践活动。比如,积极参加全国、广东省、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高一阶段她已研究并撰写《基于数学模型的温室效应研究》论文,高二阶段与同学研究了《基于数学模型的3D平面视图问题的研究及应用》,分别获得“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学生论坛论文优秀奖、动手实践活动成果演示优秀奖和全国青少年科学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三等奖……”

  

        人物:阿萧

  受青睐原因:人文关怀的精神

  阿萧,一个在老师眼里爱玩爱闹的女孩,托福考了94分,SATⅠ2000分、SATⅡ2400分。按一般经验,这个分数要申请到顶尖名校根本不占优势,但最终阿萧被杜克大学一下相中、马上录走。成功录取的原因在于哪?

  据阿萧的留学顾问介绍,阿萧对环境科学有着真挚的热爱。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时候,阿萧就已经参加相关的兴趣小组、研究土壤及淮河流域的水文环境。此外,她还参加过环太平洋环境考察团,游历中就环太平洋环境问题提出过多方面的思考。

  阿萧在申请海外高校的个人陈述中这样写道:“I pick what I know to be important problems-- the place around the world where biodiversity is being lost most rapidly-- and then worry about what I can do about it。”短短的一句陈述,在记者看来,却是满溢对环境、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在海外高校注重为人类史留下贡献、在专业领域提出突破的学术氛围下,阿萧正符合名校评判学生的素质标准。

  

        人物:劲夫

  受青睐原因:紧跟前沿的创意

  劲夫,来自广州周边二级城市的普通高中生,雅思才6.5分,无SAT成绩,却成功申请到在美被誉为“公立常春藤”的密歇根大学。

  “估计劲夫的申请材料是‘秒杀’录取官的!”劲夫的留学顾问向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美国高校录取官对各申请人材料的审阅时间大约为5分钟,在短短5分钟时间内,密歇根大学的录取官就看中了劲夫,可见劲夫的申请材料有不可抵挡的说服力。

  原来,劲夫在中学期间,曾获得过市属无线电设计大赛一等奖,先后夺得校际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在欧美某知名通信公司举办的“未来手机设计大赛”中,劲夫更是获得最佳创意奖。此外,劲夫中学期间还曾撰写过论文,研究国内某电信设备类民营科技龙头企业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劳动力成本构成、技术战略以及企业危机。虽然语言不占优势,但劲夫对社会和前沿科技的了解程度让录取官感受到了他的强劲实力。

 

  专家点评

  从近几年海外院校尤其是美国院校申请情况看来,SAT在申请过程中是魅力有限的。就全美靠前的顶尖大学录取条件就足以说明:目前,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对学生均无SAT要求,芝加哥大学、范德毕特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埃默里大学则免SATⅡ。此外,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南加州大学、理海大学、威廉玛丽学院、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都是免SATⅡ的。

  那么,在单纯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之外,究竟哪方面素质才符合海外高校的录取标准?在我看来,批判思想大于课外实践活动积累大于GPA大于SAT/TOEFL等其他因素。海外高校的文化特征是培养在历史上能留下足迹的人、对人类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以及有强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无论是丽婷、阿萧还是劲夫,他们的事例无不说明了:只要申请人是热爱专业的,有突出创造力的,具备领袖才能与社会责任感的,那高贵的人类灵魂、独特的视角,正是足以“秒杀”录取官的强大“气场”,也符合海外高校培养人才的准则和理念。

  事实上,填鸭式教育、应试环境下长大的高分低“能”生,逐渐将不再是海外高校的吸收对象,而那些以弱搏强、遇强更强,具有强大创造力与批判思想的学生,才是海外高校积极囊括的理想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