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剑桥大学一年一度在中国地区的遴选工作在上海拉开序幕,两百多名英才接受剑桥教授的“精挑细选”。结果将于明年1月初公布。
剑桥的出题—
“说说身体里有哪些金属?”
“估计下这个房间氮气的含量。”
“醇会发生什么反应?”……
答题答不对没关系,思路才最重要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刘同学说:“面试非常紧凑,感觉像是上了一堂课,剑桥教授一进去就开门见山,切入正题。”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感受,考数学的谈数论、画函数;考历史的聊罗马史、希腊史;考生化的则大谈同分异构体。
教授抛出问题后,往往跟学生边做边聊,非常留意其解题思路。正如面试官之一的David Cardwell教授所说:“剑桥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不是看记住多少知识或答案的对错,而是看你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思路。”
接下来的思维能力测试(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简称TSA考试)是高强度的“思维爆炸”,两个小时的闭卷考试,全英文、根据不同专业,出完全不同的试卷。一场考试下来,即便是这帮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也考得有点蒙,大多数都反映,题量太大,没做完。
来自四川的吴同学说,因为学的是普通高中课程,不太适应这种国际化考试,阅读量很大,思维很跳跃,光在网上看样题远远不够。
至于大家关心的“面试、TSA考试以及申请材料在最终决定遴选结果时所占的比重”。Becky Lantaff说,这个不固定。剑桥大学招生负责人Kelvin Bowkett博士也表示,剑桥非常欢迎爱好广泛、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这次来面试的学生总体不错,层次不一,今年在中国的录取人数,并没有确定数量,将看学生的素质,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