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语文作业关于"古诗"问题 急急
(王维)终南别业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趣?
(2)你认为这首诗最值得赞赏的是哪一联?为什么?
解答:
维的《终南别业》,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写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每有闲情逸致,就独自到山中游玩。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全诗以悠闲自在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山水时与大自然、林中叟亲切交流的态度,表现了作者对一切都不在意,任运自然,随遇而安的心境。
最值得赞赏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网上看到有人用现代诗人周梦蝶的诗理解王诗的意境,也顿有所悟。周诗云:
行到水穷处
不见山,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泠泠在目,在耳、在衣。
就是说一个人游山玩水,到了山穷水尽之处,且莫惊慌与失措。不妨静静地坐下来,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侧耳听听大自然万籁的声音,充分体会这人与自然和谐的韵律,不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么?
其实,王维的诗,绝不仅仅是在谈论风景。王维崇信佛教,他的许多诗都深含佛理禅趣。他的诗,既写山水景物,又不局限于山水景物,而反写自己所感受的禅境,所领悟的禅意,与清秀灵异的山水景物融合在一起,既储蓄隽永,神韵超然,又平淡自然深入人心。“非有妙悟,不能领略”。
只可惜我们在生活中往往见山就是山,见水只是水,全然不能参透事物的禅机,洞悉事物的真谛。行到水穷处,往往看到的只是干涸的河床,枯干的蒿草,毫无生趣的鹅卵石,心中生出的自然是恐惧、绝望和无奈了。观景中往往也折射着人生。当我们面对困境,总是感觉世界末日来临。其实一种绝境,何尝不是另一种希望的开始呢?主要是看你怎样看待事物。陆游不是早已明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