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便于对历史的记忆——帮我找些资料??
八七会议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请问陈独秀犯了什么右倾错误??请帮我找些资料,或解释一下可以么
解答: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误党始末
自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陈独秀连任五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这期间中国革命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他息息相关,从而给他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史。但是,在大革命后期,他又犯下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从而导致了大革命的惨痛失败。陈独秀也因此留下骂名,成为悲剧式人物。
过去,把这称为中共历史上第一次路线斗争。
陈独秀主张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内的秘密支部
1924年元旦,陈独秀出席了上海的党团会。在这次会议上,鲍罗廷建议作为共产党总书记的陈独秀不参加国民党一大,陈独秀同意了,并且事前通知了孙中山。
在这次会议上,陈独秀介绍了“三大”以来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政策和目前各地加入国民党的情况。几天前,陈独秀与秘书罗章龙共同签发了《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要求各地指定参加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陈独秀讲话时考虑到了党内一些同志的意见。12月15日,邓中夏在《中国青年》上发表《论工人运动》;4天之后,瞿秋白又在《新青年》季刊第2期发表《自民治主义到社会主义》,均是针对他的《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一文提出针锋相对的意见。同时,鲍罗廷还一再提示他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对此,陈独秀说:“我们同国民党的关系是作为国民党内的秘密支部,……虽然要尽力争取国民党内的领导权,但做法要自然。”
中央执委会的成员明显地感受到了陈独秀发言中的与以往不同的东西。
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以撤销大本营宣传委员会的方式,自动免除了陈独秀国民党宣传委员长一职。
独断专行的“家长”
1924年2月,出席广州国民党一大的共产党代表都先后到了上海。“三大”执委利用这个机会召开了三届二次中央执委会大会,作出了《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
《决议案》出现一些新提法,如“对他们中间极腐败分子,亦宜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须尽力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我们切不可把那样的分子,欲认为他们是所谓的右派”。
陈独秀十分满意大会接受了他的观点。
5月上旬,陈独秀与张国焘去拜访刚从苏联回到上海的维金斯基。维金斯基说:
“中共中央的工作方针重点应放在本身组织的发展和领导工人运动上。对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员要积极支持左派,反对右派。”陈独秀决定开一次中执委扩大会议。
这次大会改变了2月的《决议案》。承认国民党内有右派,提出我党在国民党内的方针是:“巩固国民党左翼和减杀右翼势力。”同时强调了职工运动,提出“党的最重要的职任,便是继续在产业工人里有规划地创设工会的组织。”
邓中夏等对此十分满意。
但陈独秀坚持“应到国民党工人部去开展工人运动。”
对于农民运动问题,在最后形成文件时,陈独秀同意写进农民问题决议案,但只提出一些宣传性口号,而且,把它安排在文件的末尾。
陈独秀对自己的一些个人独断进行了检讨。
在国共合作政策上,蔡和森与瞿秋白、邓中夏、张国焘一样,有不同看法。
从主张武装斗争到反对武装斗争
“四大”之后,中共中央加强了工人运动。
5月,上海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白热化。5月15日,发生了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的事件。
5月30日下午,2千多名示威群众行至南京路时,遭英巡捕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1人,重伤10余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刘少奇等人刚从广州回沪,参加了会议。在会上,陈独秀强调民族自由运动是一个长期斗争,要有普遍的持续力。会议还决定立即成立上海总工会,发动罢市、罢工、罢课反帝斗争。
为配合中共中央统一行动,周恩来等迅速领导了省港大罢工。于是,上海、香港、广东成为反帝斗争的前线。
陈独秀斗争情绪日益高涨。一天,他与瞿秋白坐在一起闲谈,说:“我以前讲罢工,主张依照法律、依照政府,现在看来,这条路行不通,只有依赖国民的团结力。”
瞿秋白知道陈独秀很迷信国民大会,说:“你主张召集全国工商学员代表大会,废除不平等条约,只怕段祺瑞不答应。”
陈独秀搓搓手,站起来说:“如果政府不答应,就和他干,发动国内战争,设立国民革命政府。”
瞿秋白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孙文就抓了几十年武装,我们在必要时,也要走这一步。”
陈独秀很兴奋,他认为有必要把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武装起来,特别是农民,可以到处组织农民自卫团。
但陈独秀的武装斗争思想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在某种事件上号召民众援助国民党政府,或在某种事件上号召民众监督国民党政府。
陈独秀要共产党员退出国民党
8月20日,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一辆轿车疾驰而来,嘎然而止。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缓缓下车,突然间枪声大作,一阵弹雨之后,身中4弹的廖仲恺倒在血泊中……
枪声震惊了陈独秀。他知道,在国民政府四大支柱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许崇智中,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早就是右派的眼中钉,但没想到孙中山死后不久,就遭此厄运。孙中山临死前还对身边的汪精卫等人说:“我看你们真是危险,我如果死了,……敌人一定要加害你们。”他的谶言在廖仲恺身上应验了。
陈独秀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必要性又产生了怀疑,孙中山已死,廖仲恺被杀,胡汉民、许崇智因与廖案有牵连,被迫离职。现在和国民党合作,就是与汪精卫、蒋介石、戴季陶这些人合作。陈独秀想,不如自己退出来算了,他这样考虑,但共产国际态度怎样呢?维金斯基是共产国际命令忠实执行者,列宁去世以后,共产国际更加强各国际支部的纪律,我不能违抗国际命令呀。
以这种心情,陈独秀与张国焘、瞿秋白等人悄悄起程,到北京参加十月举行的中共三届二次扩大执委会。
陈独秀在充分肯定“五卅”运动的意义后说:“五卅运动中,资产阶级暴露了只顾自己阶级利益的特性,不能与工人阶级共同奋斗。戴季陶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进攻,表明中国资产阶级分化明显。因此,我建议共产党及时退出国民党而独立,这样可以不受国民党牵制。”
原来不赞成成立统一战线的张国焘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他看了一下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的脸,后者有些激动,正和张太雷小声说些什么。
张太雷这时说:“维金斯基同志的意见,希望中国的同志在讨论与国民党的关系时,要尊重共产国际对这个问题的一贯立场。”坐在一旁的鲍罗廷轻轻点头。
这时,张国焘要求发言,他说:“为了避免国民党和共产党更严重的摩擦,我认为现在不是退出国民党的时机。”
张国焘没朝陈独秀坐的方向望,而是迅速看了一下李大钊,李大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瞿秋白也说:“如果我们现在退出国民党,不利于国民党左派与右派的斗争,我赞成共产党继续留在国民党内,支持国民党左派,利用这块阵地,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提到国民党左派,陈独秀又想到了廖案发生之后,新上任的广州卫戍司令蒋介石。
陈独秀表示服从大会多数。他觉得国民党第二次东征在即,不宜退出国民党。但他说:“我的意见可供同志们参考,我认为要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在有共产党的地方,都要实行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的策略。”
代表们赞成陈独秀这个意见。
会议在形成决议文件时,不点名地批判了陈独秀等人的观点。
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的退让得到张国焘的大力支持
1925年冬,广州再次成为国共两党活跃的地区。国民党“二大”即将在此举行。
12月中旬,张国焘带着陈独秀关于共产党在这次大会上政策的信件,到达广州。
出席广州国民党“二大”的共产党代表有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吴玉章、董必武、恽代英等人。
张国焘到广州后,马上召集出席国民党“二大”代表开会,宣读了陈独秀的信。陈独秀在信上写道:“现在革命处于低潮,因此在统一战线上应采取让步政策,要把国民党的各方面人物都包括进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去。这样才能团结国民党。”
这同鲍罗廷及广东区委意见差距很大,他们计划在大会上打击右派,提出开除孙科、戴季陶等人的党籍。
陈延年说:“这样做,只会增加国民党右派势力。”他指了指信说:“信上居然点名要把戴季陶、孙科这样的右派人物选进中央委员会,这不是妥协退让吗?”
这时,周恩来点头赞同陈延年的意见。对陈独秀的上海中央局,周恩来是有看法的。在第二次东征中,周恩来发现蒋介石排斥军队中的共产党,便和鲍罗廷、陈延年商定,组织我党独立领导的正规军,但遭到陈独秀等人的反对,结果只在李济深的第四军组织了叶挺独立团。
张国焘对阵延年的发言有意见。作为陈独秀派来参加会议的党团书记,他用没有商量余地的口气说:“这是中央局根据形势分析作出的必要的策略,现在不能修改,而是要执行。”
代表们不再说话。
为了说服会议代表张国焘不得不亮底,披露了陈独秀等人与孙科、叶楚伦达成的协议。
不久前,一向态度强硬的国民党右派人物孙科、叶楚伧、邵元冲经维金斯基撮合,和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在上海苏联领事馆举行了一次会谈。陈独秀知道,孙科急于同自己会谈,是担心在国民党“二大”上他和戴季陶可能成为攻击目标,这样必然被排斥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之外。因为共产党人数及国民党左派人数在大会上有左右大会的作用。
会谈开始,陈独秀就给孙科等人吃了颗定心丸:“我们没有包办国民党的企图,在国民党‘二大’上,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领导机构中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张国焘也点头同意。
孙科、叶楚伧等人见陈独秀完全是让步姿态,表示满意。
但又强调,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必须以国民革命为中心,不能包办国民党事务,不能排斥国民党忠实党员。
会谈结束后,陈独秀很高兴,他觉得自己在反国民党右派的策略上,又有了进展。
“原来如此”,会场上出现一阵不满的声音:“这是要不得的安抚政策。”
陈延年表示:“我可以服从中央局的指示,但我保留个人意见。”
国民党“二大”开会在讨论中央委员名单时,张国焘向汪精卫再次退让,要求减少共产党人数。他表示:“我和瞿秋白不再进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他看名单中没有叶楚伧、邵元冲,说:“为了团结国民党各方面的代表,应该照顾到这些同志当选。”
汪精卫脸上露出了笑容。
毛泽东、董必武、恽代英、吴玉章联合国民党左派势力,没有完全执行张国焘、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退让政策。在他们的努力下,会议开除了邹鲁、谢持等人的党籍,给林森书面警告,戴季陶因中途退出西山会议派,没有严处,但要他反省检查。
因陈独秀的退让政策,大会选举的36名中央委员中,只有7人是共产党代表:毛泽东、吴玉章、李大钊、董必武、恽代英等。
选举结果出来后,共产党代表十分不满,对张国焘、陈独秀等人很有意见。张国焘在广州立不住脚,耽搁了几天后,匆匆乘火车离开广州,回到上海。
陈独秀把握不住蒋介石
廖仲恺被刺后,蒋介石的主要权力障碍是胡汉民、许崇智和汪精卫,许崇智、胡汉
民因廖案已不战自溃。蒋的主要对手是在国民党“二大”上联手的共产党和汪精卫。
对于共产党,许多国民党老右派在冲锋陷阵,正合蒋介石之意,他借国民党左派势力打击国民党右派势力,又借助假面具获得鲍罗廷和国民党左派的信任支持,权势不断
扩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