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求:以“强化组织保障机制”为主题的党建论文一篇,3000-4000字。

以“强化组织保障机制”为主题的党建论文一篇,3000-4000字。

解答:

建立基层党建长效机制的探索(供你参考)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强调指出:“要以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积累的新鲜经验,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作为基层学校党组织如何总结和提升基层党建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如何应对和解决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委先教办的要求“突出重点,务实管用”,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这是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一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重要课题。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

  1. 加强学习教育

  坚持在领导班子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是班子建设根本的思想政治保证。干部中心组学习要常抓不懈,求真务实,要根据实际需要,改进学习方法,采取主题论坛式、专题交流式、问题讨论式、课题研究式等有效途径以及建立跨校、联组、上下互动的学习形式,进一步健全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并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党政班子成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和思考,带头学好理论,用好理论,为党员、群众作出表率,党政“一把手”每学期要为全校教职员工开设一次专题讲座,每年为党员上一次党课。各区(县)教育党工委和教育党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定期为基层各级干部的学习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研修班,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相应的学习培训机制。

  2. 改进工作作风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是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它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为此,可从两方面作努力:一是沉下去,即党政干部要不断增强群众意识,将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可采用谈心制、结对制、“零距离接触”、分工联系组室以及运用网络、手机等有效手段,与群众沟通交流,并纳入民主评议干部的重要内容。二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通过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工作,虚心倾听来自群众的呼声,主动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要联手制订干部岗位责任制,将转变工作作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拟建立干部开课(讲座)、听课、评课、调研等工作制度和联系一个学生、一个青年教师、一个组室、一个团支部的“四联制度”。

  3. 完善各项制度

  如今各基层学校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已制订了不少规范性的制度,多则十几条、几十条,少则也有好几条,这些制度归纳起来涉及学习、工作、自律、选用、监督等五个方面。关于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制度前面已谈到一些,这里着重在自律、选用、监督方面作一点说明。首先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自律问题。作为班子成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经常反省、警示自己,平时在班子内部要开展积极的思想交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干部谈心交流制度、班子成员勤政廉政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党组织要在提高干部个体素养、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展现人格魅力、消除内耗、构建和谐班子等方面用心思考,寻求对策,建立机制,敢于突破难点。其次是干部的选用问题。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党组织负有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考察的责任,拟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和青年后备干部的推荐、培养、使用的工作规程,区(县)教育局和基层学校要加强联系,协调配合,努力构建干部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机制。再次是关于干部的监督问题。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干部的监督问题是一大难点,在校长负责制四个配套文件中就缺少这一块内容。随着今后党政领导“双肩挑”模式的实行,干部的监督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做到“两个强化”,建立双重监督机制,即强化校长的民主意识、强化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建立区(县)教育局和基层学校两级双重监督管理机制,进而形成管理严格、制度完备、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各方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机制

  1. 建立学习培训的平台

  不断加强学习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为适应先进性教育的要求,拟在形式、内容、运作方法和载体建设几方面进行探究:(1)在形式上求变,即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如“三会一课”式、党员论坛式、岗位培训式、自我教育式、专题研讨式、主题活动式、社会实践式等有效途径,以提高党员学习的积极性。(2)在内容上求实,即坚持从实际效果出发,讲究实效。党员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力戒单调、空洞、抽象,要注意克服消极应付和形式主义倾向,力求做到“四个紧密联系”:看形势,紧密联系社会热点;读文件,紧密联系教育重点;听报告,紧密联系工作难点;学党章,紧密联系自身缺点。(3)在运作方法上求活,即党员的学习培训既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又要突出重点,体现时代性、主题性、发展性。可采取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讲习班、导读班、研修班等办班形式以及建立导师制、论坛制、课题制、个案分析制等学习制度。(4)在载体建设上求新,即创新学习和培训的载体,拟建立条块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党课讲师团、形势和任务报告团及党员培训基地、青年党校等有效载体,以形成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党校、学校与社会互通、联动、共享的教育资源。

  2. 改进民主评议的方法

  民主评议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一项重要的组织生活制度。要坚持从严治党,以正面教育为主,着重解决党员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从长远来看,民主评议党员以两年一次为好,在具体操作中既要防止过去那种简单化、形式化的倾向,又要避免过于繁琐、负担过重的现象。为保证民主评议党员的质量,拟开通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三条通道,并建立相应的个别谈心、征求意见、分析评议、情况反馈等制度,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相互评、组织点”的评议方法,以形成组织约束、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

  3. 完善主题活动的制度

  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抓手。随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一教育形式有待于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必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的主题活动载体,它可拓展为三种形式:一是主题组织生活,即每年可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本系统的重点工作,组织1~2次有主题、有内容、有要求的主题式、互动式、开放式组织生活会;二是主题教育活动,即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由基层党组织精心设计、组织诸如“党在我心中”、“今天怎样做党员教师”、“为党旗增辉”等主题教育活动或主题系列活动,一般每学期组织一次;三是主题实践活动,即按照“高兴、放心、凝聚、覆盖”的总体要求,每年拟组织一次有影响的主题实践活动,也可与主题教育活动融汇在一起,同步实施。

  4. 探索党内关爱的机制

  帮助和关怀党员是党组织凝聚党员的制度保证。要正确处理好党性与人性、严格与关爱、付出与索取等方面关系。在新形势下,党员也要得到关爱,特别是来自党组织的关爱。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抽象的大道理中转化出来,立足于服务这一宗旨,探索建立党内关爱机制。继续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的举措,拟建立健全党内谈心交流制、“评先评优”激励制、“党日活动”制、与困难党员结对制、党员实事工程等方面制度。

  5. 营造党员成才的氛围

  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是党组织围绕中心抓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对党员“三高一流”的要求,每个党员都应努力成为顶用和优秀的人才,要在觉悟、技能、业绩等方面高于一般群众。为此,党组织首先要畅通“进口关”,把党外积极靠拢党组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以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同时,在党内要定期分析党员队伍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状况,为青年党员设计成才线路,制定成才规划,对在教育、教学、业务上还未达到骨干教师的党员要积极提供进修机会,搭建成才舞台,拟建立党员论坛、党员示范岗、党员辅导员、党员志愿者和优秀党员风采录等有形载体。要求每个党员教师在工作中做到“四个一”,即讲一次教育论坛、开一堂研究课或展示课、搞一项教科研课题研究、写一份教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或教育论文,并通过实践,努力构建党员培养机制。

  三、参与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决策问题是基层学校实施管理最根本的问题。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其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最重要的体现,能否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学校党组织建设乃至依法治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必须把握和依托四个支撑点,即四项重要保证。一是法规保证。《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的法规依据,应认真领会和掌握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决策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贯彻落实。二是组织保证。各区(县)教育局党政机关要加强对基层学校的监督管理,提出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包括对本区(县)各基层学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实施意见等举措。目前这一环节还有待于加强。三是制度保证。各基层学校要根据文件精神和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建立决策程序,包括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制度同时写进《学校章程》,作为依法治校的法规性文件。其中有决策前共商制度、决策中民主讨论制度、决策后反馈制度,以及将决策问题分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般问题、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组织直接负责领导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方向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这几个层次,拟定完整的操作程序,使学校决策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四是思想保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是一项全局性、整体性很强的工作,其中离不开党政班子的协调配合,特别是校长和书记的个体素质和工作作风,最主要的是校长的民主意识和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在这方面要建立党政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支委会、校务会、党政联席会、教代会等组织形式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2. 健全完备的民主监督机制

  加强保证监督是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工作难点。党组织在学校行使保证监督权,除了依靠自身的政治优势和人格力量外,主要靠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来实现。这种民主监督机制应包含三方面内容:
  第一,党内监督,这是监督的基础环节。要确保党内民主畅通,充分发挥党员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行动。党内监督分党员和党员干部两个层次,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廉政勤政、自律守法、党性原则、民主作风、服务群众、模范作用等。要抓好制度建设,拟制定和落实与监督机制相配套的岗位责任制、民主生活制、民主评议制、工作汇报制、党内议事制、联系群众制、检查考核制和党员责任区等一系列制度。
  第二,班子内部监督,这是监督的重点环节。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党组织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关键靠两条:其一,内化班子成员的自我监督意识,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完善自我,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经常反省自己,激励自己,平时要加强班子成员相互交流。其二,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包括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支委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工作报告制、干部廉洁自律守则、干部民主生活会制、民主评议干部制、干部述职报告制等项制度。
  第三,群众监督,这是监督的保证环节。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工会、教代会的监督管理,它代表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凡属学校重大问题,教代会有权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工会、教代会要积极参与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每学期定期召开1~2次教代会,还应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参与民主推荐干部的工作。二是民主党派的监督管理,它是学校民主监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同民主党派的联系和合作,经常听取党派同志的意见,可通过双月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以及个别交流、访谈等形式,主动接受民主党派对领导班子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监督。三是其他群众组织的监督管理,包括团队、学生会、退代会等组织,这是民主监督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应充分发挥团队、学生会组织的管理才能,拟通过建立校长信箱、校长对话、接待日、自管会、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监督管理形式,充分反映师生的意见和要求。还应进一步完善退代会工作制度,确保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退代会,通过提案和议题充分征求离退休教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丰富民主监督的内涵。其实,在建立学校民主监督机制方面离不开来自外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优化基层的领导班子、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对基层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来自学生家长和社区方面的监督管理也越来越被重视,作为基层学校要自觉接受这一层面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融入社区党建和“三服务”的机制

  1. 构建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

  根据上海市委关于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工作要求,社区党建的组织管理体制正在进行试点,取而代之的是社区党工委这一全覆盖的组织机构。新的格局将区域内的行政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居民这三条线整合在一起,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实行社区资源共享、社区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基层学校党组织要适应这一变化,做好充分准备,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为创建和谐社区作出贡献。为此,可逐步建立“四联”机制:(1)党建工作联建,即学校党组织可选择社区内一个党支部联手共建,结成对子,一般以松散型为好,当然根据情况,也可采取紧密型结对,在服务社区大党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2)中心工作联动,即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社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加强与社区的互通、互动与合作,积极配合社区党工委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双向沟通交流制度和调研制度等。(3)精神文明联创,即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党组织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和学生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建立服务载体,加强文体交流,提供教育资源。(4)“窗口”建设联抓,即加强“窗口”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包括与社区内的“窗口”单位建立双向交流、双向服务的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开放文化设施等。

  2. 探索建立“三服务”的机制

  所谓“三服务”就是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这是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随着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和范围随之扩大,同时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对基层学校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实践,为探索长效服务机制,努力构建三个服务平台:(1)党员志愿者服务的平台。继续保持和发扬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好的做法和经验,当前要根据社区建设的需要,建立优秀党员工作站、党员讲师团、党员辅导员、专业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在线网等教育载体。(2)党员社会实践的平台。进一步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拟通过社区建立党员社会实践基地、调研基地和服务基地,一方面加强对党员的党性锻炼,另一方面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3)帮困助学、服务社会的平台。党组织实践“三服务”,主要是通过党员来实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党员与社区困难学生、家长、居民结对的制度,开设爱心假日学校、党员爱心热线以及建立帮困助学爱心基金等途径,进一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