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国学知识学习笔记

帮忙写一篇国学知识学习笔记 不要太多 500左右即可
谢勒

解答:

哈哈,真没想到,能找到这么多。不过我时间有限,比较仓促,没有替楼主仔细地阅读、筛选。还请楼主自己挑拣着用吧!
不好意思。
祝你顺利完成作业!

今天之笔记:国学之入门——“儒、道之了解”
一、儒道之差异
儒道之差异在于儒家崇理想,尚修身;而道家却持反面之观点,偏好于自然和直觉,喜欢抗拒外物,似乎总站在高处,因而我认为其更具吸引力。
“儒”之代表人物——孔子,是“仁”的典型人物。
“道”之代表人物——老子,则是聪慧、渊博、才智的代表者。
纵观历史,我认为,自古之今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吏尊孔、士崇老”之风气。也就是说,官吏尊崇孔子,学士崇敬老子。但是,一切的事务确是都在不停的变化,一旦那些个“文人骚客”们戴上官帽,他们却又会转而公开显示欣赏孔子,而却还会暗地里去研究老庄之路。
二、老子的“道”
老子最早提出了“道”这个最高的哲学概念,他这样描述“道”:“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然后它却生天生地,统御万有,亘古而长存。
老子“道”之重要特征就是“反者道之功”,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方面的对立及转化。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孔子的“儒”
说起孔子的“儒”,其实就是孔子拼尽一生的努力在强调的美德与道德的价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创造和谐社会。
“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是指“仁政”。他主张“施惠于民”,反对过重的剥削,在上要“贤能政治”,在下要“富而后教”。
“万善孝为先”也是孔子的主张,几千年来,仅一个“孝”字,就像一把天尺,无时无刻不再衡量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如马克思所说:“死人紧紧地抓住活人。”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孔子那样紧紧地抓住后人的思想,哪怕是小小的一部分。
其实,孔子的“儒”在当时也只能是叫做“儒学”,直至南宋朱熹对孔子的儒学进行第二次大改造,将佛教和道教的宗教修养方法渗透到儒学之中,“儒学”才真正地变成“儒教”,孔子也成为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太炎先生国学演讲录《经学略说》(学习笔记)
古书的形式与材料:(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经之训常,乃后起之义(1)。《韩非·内外储》首冠经名,其意殆如后之目录,并无常义(2)。今人书册用纸,贯之以线。古代无纸,以青丝绳贯竹简为之。用绳贯穿,故谓经。经者,今所谓线装书矣。《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礼记·中庸》云:“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盖字少者书于方,字多者编简而书之。方不贯以绳,而简则贯以绳。以其用绳故曰编,以其用竹故曰篇。方,版牍也。古者师徒讲习,亦用方誊téng写。《尔雅》:“大版谓之业。”故曰肄业、受业矣。《管子》云:“修业不息版。(3)”修业云者,修习其版上之所书也。竹简繁重,非别版书写,不易肄习。二尺四寸之简(《后汉书·周磐传》:编二尺四寸简写《尧典》),据刘向校古文《尚书》,每简或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知一字约占简一寸。二十五自乘为六百二十五。令简策纵横皆二十四寸,仅得六百二十五字。《尚书》每篇字数无几,多者不及千余。《周礼》六篇,每篇少则二三千,多至五千。《仪礼·乡射》有六千字,《大射仪》有六千八百字。如横布《大射》、《乡射》之简于地,占地须二丈四尺,合之今尺,一丈六尺,倘师徒十余人对面讲诵,便非一室所能容。由是可知讲授时决不用原书,必也移书于版,然后便捷。故称肄业、受业,而不曰肄策、受策也。帛,绢也,古时少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4)每书皆云篇;数术、方技,则皆称卷。数术、方技(5),乃秦汉时书,古代所无。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汉人亦有作。所以不称卷者,以刘向叙录,皆用竹简杀青缮写,数术、方技,或不用竹简也。惟图不称篇而称卷,盖帛书矣(《孙子兵法》皆附图)。由今观之,篇繁重而卷简便,然古代质厚,用简者多。《庄子》云:“惠施多方(8),其书五车。”五车之书,如为帛书,乃可称多;如非帛书,而为竹简,则亦未可云多。秦皇衡石程书,一日须尽一石。如为简书,则一石之数太多,非一人一日之力所能尽(古一石当今三十斤,如为帛书,准之于今,当亦有一二百本)。古称奏牍,牍即方版,故一日一石不为多耳。

1经之训常,乃后起之义——经书的被喻为“纲常”(的含义),还是后来才有的。
2《韩非·内外储》首冠经名,其意殆如后之目录,并无常义——《韩非·内外储》开始给经书冠以“经”名,其意义大致如后人的目录,并无“纲常”的意思。
3.《管子》云:修业不息版——词典“息版”条:谓停止读书。版,古时书写用的竹木片。指书籍。
4 方技——词典:旧时总称医、卜、星、相之类的技术。
5《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每书皆云篇——词典“略”:汉有“七略” 书名。汉刘歆撰。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
6然古代质厚,用简者多——意谓古人尚节俭,故少用帛而多用简。
7秦皇衡石程书——衡,衡器;石,量度单位。“衡石”:一石容量的衡器;程,称量;书,太炎先生认为应指“牍”,牍即方版。


国学读书笔记(5)——“唯识”与“知识碎片”
因为论文写作,需要做关于学习和教育教学的文献综述,这时我才发现,天哪!这里有多少不同论点呀!因为学习和教育都跟人的成长相关,就这一点,有“教育人学”、“教育人类学”、“人学概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生态学”……
学习的论述,除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外,其它关于各种学习的具体方法策略,枚不胜举,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行动学习,另外还有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等等,以及包括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论述等等。
教育教学的论述,更是琳琅满目,除了我们专业经常触及的教学设计、教学论、课程论等,如果翻开西方教育思想史,那不同年代的各种教育思潮又无不出现在我们现行的各种教育理论著述中……
想想,对这些“转相”的把握,要花费我们一生的多少时间呀!但是这些知识的掌握对生命成长又有什么作用呢?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饱读书目,思维却没有发展,以致不断品味着努力学习却倍感收获贫瘠。
我如何去把握这些资料,并进行统摄,我想文献综述要重在对文献的分析,而不是资料陈列。我一直盼望自己能够在哲理评析能力与创造性的自我思考习惯方面有所提高和领悟,但是如何获得这样的能力?
面对这些汪洋信息,突然我想起佛学中提到的“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摘自《楞伽大义今释》p481)。看到这些字眼和论述,我突然觉得特别的感动,为什么?这不正是为我们观察事物提供的最好的哲理评析的思维训练方法指导吗?这不正是培养创造性自我思考习惯的最好的训练方法指导吗?用现代的话说,佛学是“授人以渔”的智慧,我一下子感觉自己对众多材料的分析有了自己把握的尺度。
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教育?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和行为,人是生物遗传和文化遗传的结合体,而生物遗传则在人出生之时就已经完成,但是文化遗传则是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来进行。那么学习和教育的对象都是人类文化,也正是在这样对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人的生命的层次性才得以体现和展开,或者说学习和教育跟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对于学习的研究,虽然中国古代有《论语》《学记》等著述,但我们常规讨论学习理论的时候,还是从20世纪初行为主义、50时代认知主义、再到20世纪末建构主义这一线索下来,如果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是基于人的学习心理机制的探索,那么到了建构主义则更多倾向于社会交往对个体知识作用。
而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纵观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时代教育教学理论无不折射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比如杜威的做中学跟实用主义哲学。
但是不管哪本书中,论学习的很少说教学,而谈教学则很少说学习;但是我怎么觉得这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呢?特别是到了网络时代。
学习与教育教学应该是共存于一个系统中的不同视角而已。怎么才能表达得清楚一点呢?这可能又是一个对教育研究来说的系统哲学视角。另外不管学习还是教育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统摄在哲学的认识论视野中,而哲学的认识论视野还可以进一步用佛学中唯识思想来进行深化。
现代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杜尔克姆(Durkheim)对于教育的知识,认为教育不是给予学生不断增加的知识,而是需要在学生自己的精神存在中把获得的知识转变为智慧,以及把这个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转述自《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佛学不正是关于生活的哲学吗?关于人生的智慧吗?难道我们现代的教育教学不应该重视从中汲取营养吗?
另一方面,对于现代教育中存在的这些现象,如知识碎片的传递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使人们丧失对知识加以综合和组织的能力,对缺乏情境抽象知识的传递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使人们丧失面对真实情境的应变和决策能力等问题,都是由于我们自身忽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所致,盲从于西方的分析逻辑,检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现代西方出现了系统哲学的思潮,可是这些思想早就蕴藏于东方文化的传统之中,只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发挥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用!
我想,在世界范围内呼唤整体思考行动中,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学习什么加以深切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的文化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承和创新。


国学笔记——道之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注释】
道:dǎo。引导。
齐:使一致。
免:避免。
耻:羞耻之心。
且:表示递进,可译为“而且”。
格:一说为“正”,一说为“至”,本书取前说。
【今译】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以刑法来规范,老百姓为了避免处罚去做事,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以礼制来规范,老百姓便有了羞耻之心,而且能够依此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评析】
政令是掌权者的指挥行为,政令的基础是权力,“权”要权衡下属的动作方向,“力”要给选择的方向以足够的前行推动,所以,政令决定着两个内容,一是做什么,二是使用多少资源去做。政令的约束力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如果政令遇到了挑战,就需要法律来维护,刑不但规定了人的做事底线,还跟定严格的处罚措施,通过强力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由于恐惧制裁,多数人能够接受约束,邪恶虽然减少了,但邪恶的想法并没减少,如果人们不耻于作恶,而以作恶漏网而得意,便潜伏下了无序危机,一旦控制力量弱化,被压抑的罪恶就会以数倍的能量释放出来,历史上的动乱年代一再地证明着恶势力爆发的危害。所以“政”与“刑”虽然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只能从人的外部解决部分问题,不是根本方案。
为了建设长治久安的有序社会与有序组织,必须从内部解决问题,人心引导人身,思想影响行为,要净化民风,做意识深处的工作,人如果能够管住自己的思想,就能管住自己的行为,自治是最高状态。西方传统文化以神为中心,人的灵魂靠上帝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中心,人的灵魂是靠自己管理,中国的耻感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的罪感文化(基督教的原罪精神)强调他律,中国的人格(“有耻且格”)意识强调道德责任,西方的人权精神强调个人意志。
在中国人看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饮食男女喜怒哀乐是人的普遍需求,“率”就是沿着,顺天而行,这便是道家自然而然的思想,但这个“道”需要维护与修缮,因为人性中有许多天生弱点,所以,不但要基于“道”,而且要校正“道”,否则容易走到邪路上去。正义势力统辖社会风气,就可以形成群体约束力,不文明的人会丧失归属感,大家惟恐避之不及,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惩罚。教化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却能解决方向问题。
道德是一种人格号召,仅仅停留于此便只知理不知行,要懂得做好人,也要学会如何做好人,所以,需要有一套文本化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实践,这种管理典章就是礼制,即以道德为核心的秩序模式。《周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的理想国蓝图,一切纲领与政策几乎都包含于其中,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教育民众,如何考核官员,部门之间如何制约,丰年歉年如何确定税额等等。原文中的这个“格”字很重要,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格式化”,礼制要求人们按着一定程序做事,等于把人的行为格式化了。在礼制社会,刑法只在无奈时才用,而且用的目的是最终不用。
《论语》中的“礼”,不是指“礼貌”、“礼节”,而又与这些意思有联系,它是历史概念,没有一个现代词汇能够替代它,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丢失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很可惜。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文化之心,这个词既无法今译,也无法西译,欧洲人用风俗来区别文化,多小国寡民之邦,而中国的礼制起到“齐”的作用,虽然历经民族磨难,没有走向分裂。
现代管理学起源于西方,这就容易引起误解,以为中国式的管理是不科学的。所谓科学是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华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国家管理的质量有时很高,数度成为世界强国,实践证明,礼制符合客观规律,所以它也有科学性。西方的规制强调标准,目标是效率,更加物质化;中国的礼制强调道德,目标是和谐,效率是间接产生的,更加人性化。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认为经济发展起来了就行了,结果见利忘义的事扰乱了市场秩序,接着又有人说,法制健全了就好了,结果世风日下使法律鞭长莫及,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成为酿成各种社会问题的温床。这时人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弃,一讲礼制便指斥为封建秩序是简单化的判断,文化就像人,从少年到老年有一以贯之的基因,不能每到一个阶段,便一切从头做起。
如果用礼制来改造现代国家规制或者组织规制,至少有三点好处。首先,道德向制度渗透,推行的时间长了,会“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增强成员的自治能力;其次,礼的核心是敬,是让,可以提高运作体系的温良程度,促进行政文明;第三,礼制善意地关照各方面的需求,与一味强调约束的规制相比,更容易被下属所接受。当然,改造是相互的,用礼制来改造规制也等于用规制来改造礼制,变法维新追求的是两者的融会贯通,而不是用一个替代或者包容另一个。
不但规制的礼制化非常重要,独立的礼制建设也很重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原生文明国度之一,但是在现代社会,商品拜物教培育了货币人格,道德被边缘化了,连起码的礼仪、甚至礼貌等成了问题,这便是基础文明的缺失。为此应该制定国家礼制与组织礼制。某台资企业建立了孝养基金,公司与员工各出一半资金,定期寄给打工者的父母,既告知老人子女平安,也尽了孝心,用这种方式培育员工的感恩意识,这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没有直接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企业礼制。
“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2行政是管理工具,刑法是辅助行政的手段,行政与刑法的规则来源于道德与礼制,而道德又是礼制的依据。行政与法制是硬管理,作用是刚性的、表层的、迅速的;教化与礼制是软管理,作用是柔性的、内在的、深远的,只有四者无障碍地呼应起来才是健康的管理状态。


国学笔记
<道德经>上说"光而不耀",意思是说,成功了,但不能太张扬,太耀眼就容易伤到别人反射回来就会伤到自己.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善待他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一点厚道的容让,一个会意的微笑,爱不需要条件.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体现出来的气质自然与人不同,给人以吐气如兰的良好印象.
什么是至高的幸福?孟子给我的答案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天伦与良知表面上平淡无奇,其实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孔子说"四十不惑"我的理解是不是到了四十,就什么都懂了,更深的含义是到了这个年龄就不应该什么事情都打破沙锅问到底了,聪明难糊涂更难.
杜甫诗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不能一直生活在追逐中,心灵在忙碌之余要有点闲适的空间,毕竟"健康有暇的日子不宜获致",所以"一旦拥有,定要珍惜"
礼记说"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是宽猛相济,不偏于一端,我们生活处世也应如此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在孔子看来,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人感受幸福的能力,而非事件本身,幸福是朴素的,一如粮食空气和水.
论语说:"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期望必然怎样,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古人曰,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肉体再保养也是要毁约的,能够永垂不朽的是道德,功业和哲言.
虑善以动,动惟其时.这句出自<尚书>意思是说,做事要考虑结果,即使是做善事,行动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孔子说:"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人的尊严常在一念得失间沦失,只要是人,就总得有拒绝出卖的东西,记着,有无人格和有无身份证是两码事.
"民胞物与"是宋儒张载的名言,人和万物都来自太虚之气,老百姓是同胞兄弟,万物是伙伴
孔子说:寝不言,食不语,另外的理解就是,吃了人家的就少说风凉话,要想睡的好,话就该少说,祸从口出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是<尚书>中贤臣伊尹教导商王太甲的话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知道约束自己的人,造成的错误就比较少.不知道在适当的地方停下是最危险的不智.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爱不是脆弱无力的同情,而是勇敢的担当,静默的付出.巧言令色的腐烂气味,只有靠笃实厚重才能洗尽.
牟子说:君子博取众善,以辅其身,聪明人把别人的嘉言懿行吸收过来作为自己修养上进的资粮.
舌柔常存,齿坚易折,这是老子的告戒,过于刚强总会让自己生活在冲突和危险中,柔弱代表真正的智慧.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还不太理解)
<论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金刚经>中说,应无往而生其心,执着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心最顽固的枷锁,放下执着,少些计较,就能让心的力量解放出来,自由地发挥.
《中庸》曰“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平正的心灵里,世间万物才会如初洗般祥和明净,有时候,改变世界只需要改变我们投向世界的目光。
老子《西升经》上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是道教对延长生命的信念。
庄子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
相濡以沫表现的是亲密无间的热爱,那后者就是给对方空间,各适其适的冷爱。距离产生美,这对爱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