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位达人请帮下忙啊
我要做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的知识总结归纳,有谁能提供相关的网站或资料啊?谢谢
解答:
第一册
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位置,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头号强国,为掠夺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外扩张。
林则徐,黄爵滋上书,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
1839.6: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6:鸦片战争开始,琦善去广州谈判。
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
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P5,爱过将领表)
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量。
(中国成为关税最低的国家)
1843年: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1844年:中美《望夏条约》:享有《南京条约》及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一切特权,同时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美国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享有美国一切特权,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墓地,并给予保护。
鸦片战争的意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政治 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中过的领海,领土,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
经济 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865年,中国对外正当贸易中,出现第一次逆差。
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们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到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特点P42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
兴起的主要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在永安初步建立了政权。
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
时间 名称 目的 将领 结果
1853 北伐 推翻清朝统治 林凤祥,李开芳 进军北京,失败
1853 西征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赖汉英,石达开 胜利
1856 东征 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秦日纲 胜利
自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鼎盛时期。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借“亚罗”号事件,法国借“马神 事件”)
1857年:英法联军在广州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傀儡政权。
1858年:《天津条约》(俄,美,英,法):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加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法,英):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是俄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一个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社会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进一步)。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沦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从主观上讲: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革命目的不明确。2.战略上失误。
从客观上讲: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p28)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核心思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它是天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放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却没有真正实行过。从客观上讲,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上讲,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资政新篇》:写于1859年,内容见P31,是最早被提出的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无法实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沿海)。P4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但又有同他们妥协的一面。
19世纪60年代以后:维新思想
主张和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是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也是推动洋务运动的机构)
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附(办洋行、银行、工厂,经营轮船公司)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为“求富”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70年代,建成北洋、南洋、福建3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原因:p39
洋务派兴办的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它的性质是地主。
但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发展;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为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抵制外来侵略。
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881年:《伊犁条约》
1883年:纸桥大战,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1884年:马尾海战
1885年:镇南关大捷
1885年:《中法新约》P47(最先取得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特权。中国西南门户打开)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国防)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背景:明治维新,使日本国力强盛,急需从对外扩张中找出路,制定“大陆政策”;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同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进入朝鲜;清政府不认真备战。
平壤战役:失败(左宝贵)
黄海战役: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
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1895年: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卫。
1895年:《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P52.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舞台,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改良)变法运动。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奠定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中外纪闻,北京的“强学会”)原因:《马关条约》
1898年:《应诏统筹全局折》(施政纲领)
保国会(资产阶级政党)
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的标志。又称“百日维新”
历史意义和教训:
是一次资本主义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脱离群众,资产阶级改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P67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P59
19世纪90年代:门户开放(美国因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错过瓜分中国的时机)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
1898年:义和团运动开始。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局限性,“扶清”有利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1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侵略北京。在天津建立了第二个傀儡政府。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与8国和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签定。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修订商约。
影响:P73。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901年:清政府颁布“新政”: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本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背景:P75
1985年:广州起义。以武装迈出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20世纪初: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张炳麟、邹容、陈天华)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这标志这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P79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为机关刊物。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P80-P81
1906年:清政府颁布“预备仿行立宪”,《钦定宪法大纲》(伪宪法)
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1911年:颁布“铁路国有”政策。
掀起了保路运动,四川规模最大(成都血案)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条件。
吴永珊领导宣布荣县独立,建立革命政府,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级以上革命政权。
龙鸣剑组织保路同志军。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建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
背景: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武昌是帝国主义国家入侵较早的地方,人民反抗怒潮不断高涨(直接原因),奠定了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在武昌进行长期准备,起义条件充分。
1911年:外蒙古独立。俄国有进一步占领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
1912年: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改用公历,1912为民国元年。P88-P90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912.2.12:清王朝结束。(260多年)
1912.3: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夺走。
功绩和结果P92
1912.8:国民党建立,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13年:中英商讨西藏问题。
1913年: “宋教仁案”
二月革命,因为国民党力量涣散,导致失败。
1915年: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1916年登极,1916年为洪宪元年。
称帝步骤:镇压二月革命;强迫国会正式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正式下令解除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背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签定“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只要阵地,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只要活动基地。初期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后期,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背景:P116 意义:P119
云南讨袁宣布独立(蔡锷、李烈钧、唐继 )各省纷纷独立。
1916年: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死去。
1917年:张勋复辟。背景:府院之争(日:段祺瑞,美:黎元洪)
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护法运动。
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
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期间,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最快的纺织业和面粉业。
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张 等,大力倡导发展实业。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背景: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压迫(根本原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推动人民的思想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索)。
经过:学生游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6月,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依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革命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革命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转播,为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国际社会主义的支持)
1921.7.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没有李大钊和陈独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敌人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民主主义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还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出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点。
1923.2.7:二七惨案。
教训:要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农、资阶级联盟的政党。(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条件:共产党认识到需要建立统一战线;孙中山真诚欢迎;共产国际指示。
1924年:国民党“一大”(广州)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P134。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
1924年:孙中山病逝。
1925年:帝国主义在“五卅惨案”(第二次工运高潮)
上海工商学联合工会。
省港大罢工。
意义: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进行2次东征;统一广东、广西;第一次东征后成立国民政府,巩固革命根据地。
1926年:北伐: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将士英勇作战。
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1927年:南京惨案。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大革命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第二册
1927年:宁汉合流
1927.8.1: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了。
1927.8.7: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P8
1927年底:张太雷、叶挺、叶剑英发动广州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1928.4:朱毛会师
1928年:东北易帜
1931年:土地改革。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1.9.18:“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沈阳。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1932.1.28:日军袭击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1933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第五次“围剿”。
1934年:长征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签定“何梅协定”。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5年:遵义会议。P22-P23
1935年:“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1936年:长征结束。意义:P24
1936年: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联军。
1936.12.1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但他不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1937.7.7: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1937.8.13:日军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年: 凇沪会战(失败),上海失守。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失败
日军攻馅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南京大屠杀。
1937年:洛川会议。制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1938年: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1938年:正面战场处于僵持状态。日本帝国主义集中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38年:汪伪政权建立。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1940年:皖南事变
1940年: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实行“三三制”;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
1943年:国民政府取消了帝国主义一些特权。
1944年:豫湘桂战役。原因:日本迫切要打通中国的大陆交通线。国民党失败是因为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1945年:中国七大的召开: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日,日本签定了投降书。
1945.8: 重庆谈判,中共打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10月10日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背景:P52。
1946年:《双十协定》规定建立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争论围绕:政权和军队的问题进行(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开始进攻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根据地。
1947年:国军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重点攻击。
蒋介石撤消了中共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1948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
《国内和平协定》
1949.4.23:解放军占领南京。经验:P69-P71
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P91
1950年:基本歼灭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
1950年:土地改革。
1950年:抗美援朝
1951年: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95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53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年:在印度参加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P110
1957年:整风运动(反右派)
1958年: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959年:庐山会议,在八届八中全会上,对彭德怀等人批判。
1959-1961:自然灾害
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恢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二月逆流
1971年:九一三事件
1971年:尼克松访华
1971年: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
1976年:周恩来去世(四五运动)同年,四人帮被打倒.
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经济得到较快恢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P130
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1980年:正式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建国32年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1984年:中英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年:中葡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2年: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P139
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我才总结的呢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